7月22日,大暑时节,广州塔带着诗意去旅行——“翁城孩子的诗”艺术活动在广州塔登塔大厅举办。六名来自韶关翁城的小诗人来到广州塔朗诵“翁城孩子的诗”,稚嫩的童声和纯真的诗意在珠江江畔回荡。
这场“翁城孩子的诗”诗会,由中共翁源县委宣传部、羊城晚报艺术研究院主办,广州塔旅游文化发展股份有限公司、广州城市公共文化志愿者空间协办,旨在通过城乡文化对话,进一步推广“翁城孩子的诗”文化品牌,助力乡村文化振兴,同时为广州塔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注入人文温度,展现广州塔作为城市地标的文化高度。
“翁城孩子的诗”是广东乡村文化振兴标杆IP,声名远播:走进北大校园、亮相央视“六一”晚会、登陆广州巴士、被11名全国政协委员朗读……
“翁城孩子的诗”源于羊城晚报艺术研究院自2023年3月发起的诗歌教育项目。到今天,在翁城的诗歌讲习活动超过100场,翁城孩子们创作诗歌累计近5000首,出版《翁城孩子的诗》两辑……翁城孩子的诗,脍炙人口,深受欢迎。
此外,羊城晚报艺术研究院通过“让翁城孩子的诗无处不在、无时不在”艺术行动,让翁城孩子的诗覆盖翁城全镇,渗透到翁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;一大批文化IP应运而生——“翁城诗歌菜市场”“翁城诗歌夜市”“翁城诗歌擂台”“翁城李白”“翁城诗母”“诗歌文创馆”“岭南乡村少年诗歌大会”……“翁城孩子的诗”成为翁城镇乡村振兴及基层治理的重要抓手,成为广东省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样本,影响力辐射全省甚至全国。
“春天把一切都分给了世界”“是因为在那里妈妈永远都是个孩子”“光在黑暗里/光可以照出一条路”……六名翁城小诗人在广州塔朗诵自己的诗歌,分享自己和诗歌的故事。其中小诗人叶俊恒兄弟五人一起读自己的诗歌《乌鸦》,为活动增添了许多温暖与感动。
翁城小诗人还朗诵了自己专门为广州塔创作的诗歌《夜宿广州塔》和《如果我站在广州塔上》。在创作过程中,小诗人黄传钧说,高达600米的广州塔,让她联想到了李白的诗句“危楼高百尺,手可摘星辰。不敢高声语,恐惊天上人。”
四月底,翁城小诗人来到广州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演出。乘坐“翁城孩子的诗”主题巴士途经广州塔时,有小诗人问:“以后我的诗也可以登上广州塔吗?”21日晚上,广州塔带着诗意去旅行——“翁城孩子的诗”的活动预告闪亮塔身,这个曾随车窗掠过的梦想,此时正在云端成为现实。
广东省政协原常委、广州城市公共文化志愿者空间发起人孟浩,积极助力“翁城孩子的诗”登上广州塔。在活动现场,他朗读了孩子们的诗,并将手抄于团扇上的三首翁城孩子的诗,送给翁城小诗人们。
负责翁城诗歌教育的小王老师,向大家介绍了“翁城孩子的诗”,并分享了自己的教学故事。小王老师不仅能够引导孩子们写诗,更是和孩子们“亦师亦友”。孩子们经常问她:“老师,你什么时候再来给我们上课?”超过100节的生动活泼的诗歌课,让翁城孩子遨游在诗歌的世界里。
这次诗会活动,不少嘉宾来到现场,和翁城小诗人共同分享这个难忘的时刻。广东省朗诵协会代理秘书长、广东省青年朗诵艺术家吴攀声情并茂地朗读了翁城小诗人作品《最贵的季节》和《如果月亮会说话》,他发现孩子们的诗句中充满了智慧、美好和向往。
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的侯铨旭、赵铮、武佳璇三位同学,也来到现场助阵,朗诵翁城孩子的诗。他们表示,孩子们的诗歌带给他们很多惊喜,希望翁城孩子的孩子们可以继续创作更多的诗歌。此前,“翁城孩子的诗”走进北京大学,在北大校园展出。翁城小诗人参加了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的对谈活动和主题日活动,和北大学子们进行了交流。
在活动尾声,领导嘉宾向翁城小诗人们赠送广州塔纪念品,向羊城孩子们赠送诗集《翁城孩子的诗》和海报集《海报里的翁城故事》,祝愿大家能常和诗歌和艺术为伴。
“翁城孩子的诗”从乡土课堂到城市地标,登顶广州塔在云端回荡。“翁城孩子的诗”文化IP将走向更多更远的地方,继续推动城乡文化对话,推动乡村文化建设。
摄影丨邓勃、邓鼎园、刘敏雯、蓝思达
责编丨王绮彤
审核丨刘以杰
终审丨张演钦
泰禾优配-泰禾优配官网-配资炒股网-配资之家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